【21世纪经济报道】林旭初详解城发模式: 吸引超过210亿资金入穗 带动总投资规模669亿-广州基金

【21世纪经济报道】林旭初详解城发模式: 吸引超过210亿资金入穗 带动总投资规模669亿

时间:2016-09-09

本报记者 安丽芬 广州报道

        刚刚圆满闭幕的G20峰会被誉为新中国历史上规格最高的外交大会,二十国集团元首、全球500强齐聚杭州。作为B20峰会组委会的邀请嘉宾之一,广州基金总经理兼城发基金董事长林旭初于9月3日受邀参加了B20峰会,成为基金业鲜少参加这么高规格会议的代表。

        在其参会归来之后的9月7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探访其创立的“基金+基建”的城发模式及运作情况。

城市发展基金本身是一种创新

        《21世纪》:你是基金行业里屈指可数的参加B20峰会的老总,据了解峰会组委会的筛选过程非常严格,请说一下这次受邀的原因。

        林旭初:我本人非常荣幸获邀参加B20峰会, B20是G20的一个组成部分,获邀参加的成员主要是大型的国际组织,包括NGO、跨国企业、世界五百强。在会场上没有看到像广州基金、城发基金这样性质的企业。我们是地方性的基金管理公司,属于广州市的国有企业,也不是央企或者是跨国企业。

我受邀参加B20,主要是跟G20、B20需要推导的政策有关系。因为广州基金旗下子公司城发基金从事偏政策型的业务,比如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等。城发基金的业务跟B20、G20峰会所提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及一带一路、自贸区等主旨相关,城发基金的相关业务在国内是领先的。城发基金获取这一参会席位,代表了组委会对城发模式的认可,也是对广州金融创新发展的认可。

        《21世纪》:城发基金成立于2014年,两年多时间已发展成为广州基金两大核心平台公司之一。请介绍下城发模式的投资进展。

        林旭初:城发基金作为创新性政府投融资平台,自成立以来在聚焦以基础设施和产业升级为主业的创新性发展同时,帮助地方政府实现“走出去、引进来”,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推动区域“平台型、生态型、全球化”投资融资格局的升级。

城市发展基金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我们也希望做一个创新性投融资平台。创新性有两点,第一是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大额社会资本的同时却不造成政府负债的增加;第二是希望通过市场化运作、金融手段解决项目的收益和退出问题。具体讲,就是用城市发展基金的资金去做基础设施早期的投资,进入资产后去发债,等项目形成稳定现金流之后,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入到二级市场。

作为一家具备AAA资质的基金管理公司,我们在债券融资上有较大优势。公司已在筹备发债,希望年底或者明年初能够有成功的资产证券化案例。

广州基金跟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合作成立两只城市发展基金,由城发基金管理,是国内第一家真正拿到险资的并且对项目的投资有主导权的股权投资基金,目前到账资金大概300亿元,投到广州市的基础设施项目大概是200亿元。

给社会资本搭建进入路径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出现一定衰退,并在发展步调上呈现不同步。而中国经济也处于新常态,资产荒已成为机构共同的烦恼。你如何看城发基金所偏重的基础设施类投资?

        林旭初:我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基础设施项目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投资的领域。

首先从国际国内环境看,过去在全球经济包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投资者的投资预期是相当高的。比如2013年银行的基准利率是6.3%左右,现在是4.6%。目前属于经济新常态,大家对投资的回报率预期要进行调整。

成熟期的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大概在5%-6%。因为城发基金是3A级国有企业,发债成本是2%-3%,所以如果做成熟期的基础设施项目,就会用2%-3%的资金成本做5%-6%回报率的项目,考虑投资期限一般很长,整体回报率是很不错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很难投资进去成熟期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一般概念讲的基础设施项目是特指早期的、还没有形成资产或者还没有形成现金流的基础设施。这一类投资我们希望能够借助二级市场的股权资金,它们本身不存在退出问题,而且资金成本最低。我们希望的模式是,城发基金进入早期基建项目,再借助发债进一步获得资金支持,待项目形成稳定现金流后,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进入到二级市场。

        《21世纪》:城发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是城市基础设施类项目,所需资金量巨大。目前社会资本参与这类项目的投资情况如何?请介绍下目前公司撬动社会资本的情况。

        林旭初:近年来国家对PPP政策支持方向还是想办法尽量加强或者增加基础设施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广州基金及其子公司城发基金特别重视PPP,跟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合作成立的两只城市发展基金,恰好契合了PPP概念,我觉得这是时代的机遇。

据我了解,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特别是债项类的社会资金是非常希望进入到基础设施项目,尤其希望进入到广州的基础设施项目。毕竟广州是一线城市,其基础设施项目回报率比较高;另一方面,很多广州市国有企业也希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广州基础设施项目去。

实际上很多社会资本想进入基础设施项目中去,只是没有途径,我们做的事情是把路径或者结构搭好,让他们认为把资金给我能产生稳定收益的同时,也是安全的,我们会有不同的技术手段处理。

截至2016年上半年,城发基金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前提下,吸引超过210亿元人民币外部资金入穗,并已落实基础设施等主业投资约296亿元,其中财政出资的国有资本为90亿元,带动的投资项目总投资规模约669亿元。 (编辑:简俊东)

原文链接:http://epaper.21jingji.com/html/2016-09/09/content_46469.htm